2009年2月18日星期三

病毒学家黄祯祥

黄祯祥 (1910.2.10-1987.3.24),福建厦门人.1930年毕业于燕京大学,获硕士学位.1934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获博士学位.中国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教授、名誉所长.首创病毒体外培养法新技术,为现代病毒学奠定了基础,被称为"在医学病毒学的发展史上第二次技术革命";第一次使病毒定量测定的显微镜观察法被革新为肉眼观察法;对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病学、病原学及发病机理的研究,为控制中国乙型脑炎的流行做出了重要贡献;首先发现自然界中存在着不同毒力的乙脑病毒株,并对其生态学与流行的关系、变异的某些规律、保存毒株的方法及疫苗等进行了研究;发明了用福尔马林处理麻疹活疫苗的新方法.


个人简历


1934年 毕业于北平协和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


1934—1941年 任北平协和医院内科助教.


1941—1942年 在美国普林斯顿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进修.


1942—1943年 任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医科大学内科及微生物科讲师.


1944—1947年 任重庆中央卫生实验院医理组主任.


19471949年任 中央卫生实验院北平分院院长.


1949—1987年 任中央卫生研究院微生物系病毒学室(先后改为中国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


1982年 任《国际病毒学》杂志、《传染病学论丛》编委,被聘为国际比较病毒学组织咨询委员会委员.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相关的主题文章: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