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3日星期二

戈壁上的死亡陷阱(四)

在挖掘过程中,我们发现群葬坑内所有的骸骨都未成年.构成脊椎的椎骨为恐龙骸骨的年龄问题提供了最好的线索.椎骨是由下方勺型的椎体和上面的髓弓组成,如果显微镜这两部分完全长成一体,表明脊椎不再生长,恐龙已经成年.但是苏红图恐龙群的椎骨全部保存为两个部分.我们取一些骸骨样本,逐层切片放大,就可以数清年轮,确定恐龙的年龄.这些骸骨从一岁到七岁不等,大多数是一岁到两岁间的小恐龙.既没有不满一岁的幼龙,也没有年满十岁的成年恐龙.青少年恐龙群的存在为恐龙生命史提供了重要的线索.鸟类是恐龙最近的亲戚,一般在一年时间内从幼鸟发育到成年.有些鸟类,如鸵鸟,成年时间可能长于一年.半大的小鸟们通常成群结队活动.从化石切片分析,似鸟龙成年跟大多数恐龙一样,大约需要十年,偏光显微镜比包括鸵鸟在内的鸟类要慢,却为青少年的集体活动提供了充裕的时间.在繁殖季节,成年恐龙忙于各种事务——求偶,筑巢,护窝,孵蛋,喂养幼龙等.青少年们则可四处闲逛,它们要自我保护,自力更生.关于半大恐龙的社会生活习惯,尽管古生物学家们多有猜测,苏红图的发现却给出了确凿证据.


 


    


    似鸟龙胃石保存得完好无损,甚至还保有原来用于消化植物的砂囊形状.我们在胃石的一侧发现薄薄一层黑碳膜,膜底被两侧胃肋骨支撑,表明是在恐龙体内.我们意识到这团黑乎乎的碳化物,正是恐龙的最后一餐.此前关于似鸟龙食性的争议因此有了进展.


    此外,化石四肢的姿态、胃石的大小和数量等,都能告诉我们许多关于似鸟龙金相显微镜新鲜而有趣的信息.比如,我们从几副头骨的眼眶骨直径可以判断出它们的眼睛特别大;它们的胃石与今天的鸟类相比则很小.我们还注意到,群葬坑中央有一对小恐龙,其中一只体形较大,头骨的口鼻部也较长.体形与鼻长是随年龄增长的,但骸骨年轮分析表明它们都在一岁至两岁之间.这是否说明似鸟龙一年中有两个相隔数月的繁殖季呢?苏红图恐龙群极佳的保存度和年龄分析结果为未来研究打开了多条路径.


 


相关的主题文章: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